全球新冠多地变种,新一轮管制封锁,卫生安全与供应链风险持续高企

2020-12-31 09:48 
【编者按】12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年之际,虽然全球各国陆续开始接种新冠疫苗,但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加之英国、南非等多国出现新冠病毒新变种,并已传播至欧亚10多国,且变种均显示出更强的传染性,全球疫情防控形势持续严峻。全球50多国已对英国和南非实施包括禁航在内的新一轮管制措施,造成人员往来、物流供应等严重阻碍,影响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前景。


图片来源:GETTY

01

英国出现新冠病毒新

变种及欧亚地区蔓延




  12月14日,英国政府宣布发现名为VUI-202012/01的变异新冠病毒,该病毒的新变种目前被认为比原始毒株的传播性高出70%。英国宣布自12月20日起将首都伦敦、英格兰东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的防控级别从第三级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级。12月20日,英国卫生大臣表示,变异新冠病毒的传播已经失控。

  12月20日,世卫组织欧洲办事处证实,至少丹麦、荷兰、澳大利亚三国已出现与这种变异病毒相关的确诊病例。

  12月22日,世卫组织发布有关英国变异新冠病毒的信息,称该种变异病毒更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12月23日,英国卫生大臣表示,继此前发现一种变异新冠病毒后,英国发现另一种变异新冠病毒,后者传播性更强,似乎比前一种变异病毒变异程度更深,且新的变异病毒感染的两例病例均与近期的南非旅程有关。鉴于疫情形势,英国政府决定从12月26日起将英格兰东部和东南部更多地区,包括:萨塞克斯郡、牛津郡、萨福克郡、诺福克郡、剑桥郡等地的新冠疫情防控级别调升至最高的第四级。

  继12月14日英国确认出现一种变异新冠病毒之后,截至12月26日,德国、法国、丹麦、荷兰、比利时、爱尔兰、冰岛、直布罗陀、意大利、瑞典、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地区),以及以色列、黎巴嫩、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亚洲国家(地区)宣布在境内出现感染变异新冠病毒的确诊病例。

02

全球多国出现新冠
病毒新变种



  根据安库APP以及ICC-iCover全球安全研究信息数据库显示,除英国外,12月以来,非洲的南非、尼日利亚,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巴西、智利,亚洲的马来西亚、孟加拉国,以及欧洲的葡萄牙等全球多国均发现新冠病毒新变种(含疑似),但与在英国发现的变种无关。

  12月18日,南非流行病学家宣布发现一种被称作501.V2的新冠病毒新变种,并认为这可能是导致该国第二波疫情加剧的原因。该新变异病毒更易在年轻人群中传播,很多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表现出了比之前更为严重的症状。截至目前,南非医学专家尚未查明变异病毒的来源,它最早是在南非南部的东开普省被发现,继而向周边扩散,但目前无法认定变异病毒就起源于东开普省。
  12月21日,世卫组织表示,南非发现的新冠病毒变种,虽然与英国发现的变种几乎同一时间出现,但它们属于不相关的变种,彼此没有关系。
  12月23日,马来西亚卫生总监表示,在该国沙巴笃城墙感染群体中收集到的新冠样本中发现新冠变异毒株,但不确定其传染性是否比其他毒株更强。
  12月23日,葡萄牙里卡多-豪尔赫国家卫生研究所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目前主要有三个新冠病毒变种在葡萄牙传播,其基因变异(A222V、S477N和S98F)均与棘突蛋白有关,其中70%是数月前在西班牙出现后快速传遍欧洲的一个变种,而葡萄牙第一波疫情中最常见的变种和英国12月上报的新变种都没有在秋冬疫情的病例样本中发现。研究人员认为,新变种病毒可能具有更强传染力。
  12月23日获悉,圣埃斯皮里图大学研究发现,厄瓜多尔出现新冠病毒新变种,疑似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并称该新变种与英国出现的新冠病毒新变种无关。
  12月23日,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和国家电脑科学实验室宣布,两家机构的科学家合作在对里约新冠肺炎感染者所携带的病毒进行研究后,发现了新冠病毒的新变种。目前尚无法确定在里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种与在英国发现的是否为同一变种;里约州的新病毒变种传染性强弱目前尚在评估中。
  12月24日获悉,智利麦哲伦大学近期相关研究机构指出,在该国疫情最为严重的麦哲伦大区共发现9种新冠变异病毒,其中有一种尚未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现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12月24日获悉,孟加拉国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BCSIR)的基因组研究实验室称,在孟加拉国11月初的样本中发现一种与英国几乎相似的新型冠状病毒变体,但传染性似乎没有英国的变体强。
  12月24日,非洲疾控中心主任宣布,继南非之后,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尼日利亚也检测到一种疑似新冠病毒的新变种,但需要更多时间进一步验证;如果得到证实,它将是继英国和南非发现新冠变异病毒后最新发现的变种。

03

全球新一轮管制

封锁措施更新




  截至12月26日,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地区)宣布对英国与南非采取关闭边境、停飞往返航班、禁止航班入境等限制措施。其中,欧洲大陆各国家(地区)普遍采取紧急断航、断路等限制性措施,相关措施导致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人员往来、物流供应等受到严重阻碍。

图片

来源:dailymail(截至12月22日,禁止英国客运航班的国家与地区)

  12月24日,中国外交部表示,考虑到变异病毒的特殊性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为保障中外人员健康往来,经过充分评估,中方参考多国做法,暂停中英间的往返航班。中方将密切跟踪有关的情况,并视情动态调整相关管控措施。
  12月26日,由于在世界各国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增加,日本政府宣布,该国将从12月28日起至2021年1月底,暂停来自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新入境。
  面对英国、南非等全球多地出现的传染性更强的新冠肺炎病毒新变种,全球各国料陆续迎来新一轮管制措施,包括对海陆空交通工具、边境口岸、人员入境、货物贸易、国内防疫等的限制措施,料进一步阻碍人员往来与物流供应,影响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前景。

04

其他传染病威胁




刚果(金)发现未知病原体与鼠疫病例激增

  12月22日获悉,刚果(金)西北部偏远小镇的一名女性患者出现与埃博拉出血热类似的高烧和腹泻症状,但其埃博拉病毒检测至今仍为阴性。当地医学专家称,该女性可能感染了某种致死率高达90%的未知病原体(Disease X),而其可能是这种神秘疾病的零号患者。刚果(金)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所所长警告称,非洲热带雨林潜藏着大量未知病原体,生态破坏和不卫生市场环境将导致更多“人畜共患病”。此外,截至12月22日的数据统计显示,10月5日至12月16日期间,刚果(金)伊图里省报告174例鼠疫;今年累计报告289例。2019年全年,刚果(金)仅报告48例。

印度 多名新冠患者出现罕见真菌感染,死亡率50%

  12月24日获悉,印度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数破1000万之际,一种罕见真菌感染疾病正在该国蔓延。据印媒披露,近期,印度数十名新冠患者出现严重的毛霉菌病真菌感染(Mucormycosis fungus),多人已因此丧失视力或死亡,死亡率高达50%。据悉,由新冠病毒诱发的毛霉菌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05

风险分析与应对建议




  12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表示,尽管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病毒已出现数次基因突变,但目前尚无任何证据表明新的变异毒株会导致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也无证据表明变异会使病毒毒性更高或损害诊断方法、疫苗的有效性等;目前,在英国发现的传染性较高的新冠病毒新变种尚未失控,可用现行措施进行控制;已研发的新冠疫苗应该能够应对这种变异新冠病毒,相关调查研究仍在继续进行,以确保万无一失。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强调,当前仍然要尽一切努力,全政府、社会全员共同行动,采取必要措施,遏制病毒传播。病毒传播越严重,毒株发生变异的几率就越大。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C-iCover平台专家建议常驻或拟赴境外的中国机构、企业与在外人员:
  应在近期敏感时期,通过包括“境外疫情措施提示地图”在内的官方渠道持续关注东道国疫情态势、货物进出口禁止/限制、国际航班禁止/限制、海关口岸检验检疫限制与出入境签证限制情况;根据全球疫情变化,暂勿前往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国家;对公共卫生安全等综合风险进行持续性的动态风险监控;
  正确理解并严格遵守东道国政府实施的全国紧急状态、公共灾难状态、宵禁、全民隔离等各项禁令与防疫措施,无特殊原因避免外出或长途旅行;期间回国入境应向中国海关如实申报健康状况,防止疫情经口岸传播;
  参考《境外企业和项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引》、《海外安全常识手册(2020新版)》等官方指引,加强境外企业和项目人员管理,坚持就地防疫为主,减少人员轮替;采用微信、短信、网络、视频、手册等方式,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引导员工理性认识疫情,加强心理安抚和疏导,稳定员工队伍。加强人员健康监测,严防疫情通过当地员工向境外企业和项目输入。对于有疫情严重地区旅行史、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的员工,应采取隔离观察措施;
  完善境外企业和项目现场防控措施,疫情严重地区的境外企业和项目应只保留少数出入口,采取有效管控措施;采取分班组、分区、错峰作业等措施,减少人员间密切接触。人员往返施工现场时尽可能安排专用交通工具统一接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外出或与其他人员接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加大重点环节防控力度,加强应急值守,建立向我驻当地使(领)馆和国内的疫情报告制度,做好疫情应急处置;
  优化境外企业和项目公共卫生环境,加大公共区域卫生环境治理,改善员工住宿条件,优化生活区布局,人与人之间保持适当空间,严防交叉感染。确保饮食安全卫生,食堂餐饮人员体检要合格,食品来源要安全可靠,不违规宰杀、处置、食用野生动物;
  对于人员较多的企业和项目,加强与当地医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联系,积极获取医疗资源和支持。妥善处理好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主动介绍国内疫情防控情况,正面引导,增信释疑,争取当地多方支持,避免引发矛盾冲突;
  在外机构与人员还应密切关注当地负面舆情,要及时发声澄清,正面引导宣传,妥善应对,以免对企业和项目正常运营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应高度关注因疫情引发的针对性排外风险、以及失业率上升导致的社会治安恶化;应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高度关注当地安全形势,完善安全工作预案,升级安防等级,检查安防设施与消防系统的运行状况,减少各类安全隐患,为复工复产和中长期发展预做准备;
  最后,还应严格遵循各东道国卫生安全部门及政府的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资料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外安保信息技术(北京安库)经贸摩擦预警中心、长三角中小企业海外风险预警中心、中国国际商会ICC-iCover全球安全研究信息数据库、安库风险信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