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保障更是基础。面对防疫医疗物资紧缺的突出问题,重庆第一时间成立了医疗物资供应协调组,一方面组织全市电商和商贸流通企业加强国内渠道对接,加大国内医疗防护物资采购供应,另一方面发出倡议书,鼓励重庆外贸企业对接境外生产商、经销商,扩大各类防疫物资进口。
通过抓重点、挖潜力、拓渠道、强服务,利用全球“朋友圈”资源,截至2月2日上午10:00,重庆境外采购已到货口罩515万只含380万只捐赠,手套42万双,防护服16万套含复星集团捐赠5000套,护目镜2000个,测温计4511只。
供需对接五大洲
1月31日,一架装满医用物资的包机抵达重庆,其中包括防疫所急需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物资,这批物资由重庆市对外经贸集团集中采购。“除了这批从韩国采购的医疗物资外,几天来已有从泰国、比利时等地采购的多批物资运抵重庆。2月1日还有一批来自意大利的防护服。”重庆对外经贸(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对外经贸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周才儿告诉记者,集团火线搭建的十余条医疗物资国际采购通道正在发挥作用。
疫情发生以来,该集团迅速成立7个专业采购团队,建起与美国、法国、德国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物资国际通道,承担重庆战“疫”紧急物资境外采购任务。对外经贸集团旗下的重庆繁盛机电技术进出口公司员工黄晶,1月26日在韩国休假中接到任务后,立即开启全家总动员模式,1月29日就顺利找到货源。1月31日飞抵重庆的包机里,就包括繁盛机电和集团其他三家公司采购到的货源。
全球采购并非易事,除了时差之外,还涉及产品标准、物流、商务等专业领域。担任该“尖刀队”的是重庆国际贸易集团。凭借往日铁矿石等大宗物资采购专业经验,同步重庆卫健委专家,“尖刀队”分成寻找标准货源、商务谈判、拟定合同、物流设计、外语翻译、法务等专业小组,24小时与国外客户交流,啃下专业医疗物资采买的硬骨头。目前,该集团已从海外采购到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手套、测试剂、PCR扩增仪等防疫医疗物资。
据相关负责介绍,通过推动重庆对外经贸集团、商社集团、化医集团等市属重点企业和中基进出口公司、圣悉贸易等外贸企业以及进出口商会,发挥海外资源和渠道的优势,重庆紧缺医疗物资采购国别已涵盖德国、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泰国、俄罗斯、缅甸、巴西等五大洲各国。
多领域保障进口渠道
利用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渠道资源,重庆市还积极对接国外驻华使馆、海外金融分支机构、境外商协会和大型贸易经销商,发动全球“朋友圈”,千方百计拓展防疫物资供应渠道,收集和反馈境外供货商信息,每日动态推荐加加林世纪医疗器械、跨境宝、白俄罗斯明斯克推广中心等数十家企业、机构与重庆市级专项小组对接进口渠道,迅速解决运输、仓储、物流、资金、通关等问题,保障医疗物资顺利送达。
在全球“朋友圈”总动员下,日本水户市捐赠5万个口罩、日本广岛市捐赠3万个口罩、柬埔寨粒省政府捐赠10万个口罩。重庆文化旅游明斯克推广中心欧莉娅介绍,为了援助重庆抗击疫情,中心捐赠重庆的4万只医用口罩已于1月31日从白俄罗斯明斯克州出发,中心还为重庆采购到20余万医用口罩,也将于近期抵渝。欧莉娅期待中国早日战胜疫情,更广领域地推动白俄罗斯与重庆的经贸人文等多领域交流合作。
重庆市进出口商会积极响应号召,与十余国商协会、驻当地中资企业、华人华侨同胞联系,全力拓展紧缺医疗物资的收集和采购渠道。旅居南非重庆同胞不仅为重庆找到货源,搭建采购渠道,还共同筹资为重庆市捐赠了5万只医用口罩。
为了落实隆鑫控股捐赠事宜,重庆市还组建了临时工作小组,协助隆鑫控股从境外采购7.5万只口罩、15万只手套、4.3万件防护服、10万只医用靴套、10万只帽子等医疗物资,该批物资也将于近期陆续到货。
伊晟利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从欧洲采买到30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计划从英国到达重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重庆商务委帮助下,公司顺利联系到英国包机仓位运回重庆。
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助力疫情防控大局,重庆市还部署商务委联合市经信委、市国资委、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市药监局、重庆海关等部门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换、责任共担的协同工作机制和微信工作群,聚焦抗击疫情的医用防护用品、医疗器械、应急药品等重要物资,进一步加强企业指导对接,简化工作流程,开设金融与通关绿色通道,全力保障境外医疗物资快速便捷抵达重庆。
目前,重庆对外经贸集团、国药集团重庆医疗器械公司、中基进出口公司已开行4架包机将一批境外采购的紧缺医疗物资运抵重庆。
重庆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还将有68万只口罩等医疗物资将陆续运抵重庆。此外,重庆一公司已租用韩国医用消毒液两条生产线,近日准备开工生产专供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