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拉合尔被袭后卡拉奇成新目标,真纳机场等地恐袭风险预警
2017年7月27日获悉,据巴内政部信息,巴基斯坦东南部信德省(Sindh)首府、巴最大城市卡拉奇(Karachi),近期极可能成为极端组织恐袭目标,如信德省高等法院、信德省议会、皇后商场(Empress Market)、扎伊纳布商场(Zainab Market)、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大道(M.A.Jinnah Road)沿线各大商场、多达尔雅(Do Darya)地区餐厅等风险高企。同时,美日等国使馆已发布相关安全风险提醒,警告本国公民近期避免赴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Jinnah International Airport,KHI)。近期,信德省政府已批准延长驻扎在卡拉奇的巴游骑兵(Rangers,即武警部队)特权90天,至10月12日。巴武警目前在卡拉奇高度戒备,加大安检力度,加强安保巡防。(来源:iCover全球安全研究信息数据库)
【点评】可靠情资显示,袭击者疑系一名男童,其已随一辆牌照为26583的白色丰田卡罗拉轿车潜入卡拉奇,或利用汽车炸弹(Vehicle-Borne 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s,VBIED)对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Jinnah International Airport,KHI)实施自杀恐袭。信德省武警(Sindh Rangers)高层计划悬赏1000万巴基斯坦卢比(PKR,约合60万人民币),给任何提供破案线索者。当局还计划在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及市区各重要设施增设安检站,逢车必检,加大安保巡逻力度,或造成市内局部交通拥堵。
近期,巴各地安全风险高企。既往记录显示,虽情报机构有能力掌握恐袭动向,但仍未能避免部分袭击。早前据2017年7月12日消息,巴基斯坦旁遮普省(Punjab)首府、巴第二大城市拉合尔(Lahore),恐袭风险高企,恐怖组织有可能针对政府建筑物、军警设施,或露天市场、宗教场所、大中型公交中转枢纽等人群拥挤场所,以及西方人经常光顾的旅游景点、酒店、大型购物中心、高档餐厅等发动突袭。预警10余日后的7月24日下午,一名男童自杀客在拉合尔闹市区骑摩托冲向路边警察并引爆,至少26人死,57人伤,巴基斯坦塔利班(TTP)分支事后宣责。
鉴于以上预警与既往记录,建议驻巴基斯坦各地,尤其是卡拉奇、拉合尔、伊斯兰堡、奎达、瓜德尔港地区,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近期避免前往危险地区,密切关注当地媒体对安全形势的跟踪报道,提高警惕,减少与陌生人员接触,避免单独及不必要的外出;外出时应保持低调,不定期改变惯常出行线路和时间,随身携带身份证件;缩短在大型交通枢纽(含机场、港口等)、政府服务设施、法院、议会大楼、政党设施、旅游景点、宗教场所、露天市场、外国人经常光顾的酒店等人群密集场所周边地区的逗留时间;提高驻地与施工现场安保等级,严格落实外出警卫随车等各项安保规定,遇突发事件须第一时间报告,以免遭受影响。在外人员出行还应预留更多时间,避免因安保升级、交通中断而出现行程过度延误。在外人员在未来数月,注意当地可能的暴恐活动、劫持绑架、武装冲突与局部动荡风险。同时,应严格遵循巴基斯坦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来源:安库风险信息公司)
印度:即日至8月3日纳萨尔“烈士周”,罢工示威与暴力冲突风险预警
2017年7月28日至8月3日,印度各地,尤其是东北部与中部欠发达农村地区,极左翼印共毛派“纳萨尔”(Naxalite)反政府武装计划举行一年一度的“烈士周”(Martyrs' Week)纪念活动,包括发起各类罢工(bandh)与抗议示威。期间,该组织活动料非常频繁,当局计划在其活跃范围地区增设检查站与巡逻警力,高度戒备,严防事变。(来源:iCover全球安全研究信息数据库)
【点评】印度极左翼“纳萨尔”(Naxalite)组织,也称“印度毛派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India-Maoist),曾被前印度总理辛格称为印度国内最大威胁。该组织是1967年从印共分离出的一支,原主要以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为活动中心。近年来,其活动遍及印度近40%国土,主要集中在欠发达的印度中部和东部农村,尤以所谓的“红色走廊”(Red Corridor)著称,包括恰蒂斯加尔邦(Chhattisgarh)、奥里萨邦(Odisha)、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特伦甘纳邦(Telangana)等10多个邦,控制面积一度达92000平方公里。估计该组织当前有7000多武装人员,作为印最大反政府武装,近年来其时常袭击印度政府机构和警察部门,造成严重伤亡。
此外,近期印度多地遭严重水灾。自2017年雨季以来,印度各地水灾已致200多人死亡。其中,印度西北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受灾最严重,已有至少127人死亡;东北部重灾区系阿萨姆邦、奥里萨邦、西孟加拉邦,其中阿萨姆邦有76人死亡。
鉴于以上预警与安全分析,建议驻印度各地,尤其是红色走廊范围,各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未来一周,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提高警惕,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适度提高安保等级,注意安全防备,谨慎或避免前往东北部及中部农村地区,尽量减少在政府、军警设施、外交使馆、宗教礼拜场所、大酒店、学校、集市、难民营地、公交枢纽及周边地区等人群密集公共场所逗留的时间,做好绑架袭击应急预案。中方人员应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引入绑架勒索预防危机管理解决方案,尽可能减少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在外人员应预计偶发性局部交通中断与安保措施加强,注意当地可能的示威骚乱、自然灾害、武装冲突、暴恐活动与社会动荡风险。同时,应严格遵循印度军警部门与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来源:安库风险信息公司)
肯尼亚:东南沿岸基利菲郡外籍游客遭袭,旅游旺季社会安全风险预警
2017年7月24日,肯尼亚东南沿岸基利菲郡(Kilifi)某度假胜地私人别墅,一对意大利籍游客夫妇遭歹徒暴力袭击,该女性游客当场死亡,其丈夫伤势严重,一名闯入的袭击者被捕。目前,肯尼亚已进入旅游旺季,不排除未来数月再次发生类似袭击游客事件的可能。(来源:iCover全球安全研究信息数据库)
【点评】基利菲郡(Kilifi)位于肯尼亚东南沿岸,旅游业发达,有多个度假村、沙滩与古迹,首府基利菲市距肯第二大城市蒙巴萨(Mombasa)约80公里。
2017年8月8日,肯尼亚将迎来总统大选与国民议会(National Assembly)和参议院(Senate)选举。随着大选临近,各政党竞选造势冲刺阶段料引发更多抗议示威和政治暴力冲突。有关情资显示,除首都内罗毕特区(Nairobi)外,基安布(Kiambu)、裂谷省(Rift Valley)、基苏木(Kisumu)、包括蒙巴萨(Mombasa)与拉穆(Lamu)等东南沿海地区均系潜在选举暴力热点区域。2017年6月4日,总统大选民调显示,其状况与2007年状况相似,可能使肯尼亚举国陷入动荡与骚乱。为此,当局已增派安保人员,改善机动和应急部队,且增强装备力量,预计将有超过4万名警察投入大选活动。
随着大选临近以及肯尼亚进入夏季旅游旺季,政治派系抗议示威、牧民部族冲突、索马里“青年党”滋扰绑架袭击等安全风险叠加,肯尼亚全境社会安全风险不断高企。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建议驻肯尼亚各地中方人员在肯8月大选竞选前后,提高警惕,谨慎或避免前往上述高危地区,并在诸如基利菲等中等风险地区注意安全防备,密切关注媒体对大选进程与安全形势的最新报道。在外人员应减少在政府机构、政党、宗教场所、军警部门相关建筑、设施、车辆、餐馆、车站、机场、热门旅游胜地等人群密集公共场所周边的逗留时间,遵守当地有关法律法规,避免谈论政治、宗教、民族、社会敏感话题,采取必要防范措施,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提高驻地与随行安保等级,避免夜间出行与单独前往偏僻地区,做好应急预案,确保安全。中方人员应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引入绑架勒索预防危机管理解决方案,尽可能减少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在外人员还应预计当地局部交通中断、安保措施加强,以及宵禁与紧急状态等情况,注意可能的暴力冲突、绑架袭击、暴恐活动与局部社会动荡风险。同时,应严格遵循肯尼亚军警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来源:安库风险信息公司)
刚果(布):7月30日次轮议会选举,示威冲突与社会安全风险预警
2017年7月16日,刚果(布)举行首轮地方与议会选举,但因部分选区未有候选人赢得多数选票,计划于7月30日举行第二轮议会选举。据悉,首轮选举进程总体平稳,但西北部的西盆地省(Cuvette-Ouest)凯莱(Kellé)地区与南部的布恩扎省(Bouenza)金圭(Kingoué)地区发生局部骚乱,已改期在7月24日平稳进行。未来数日,首轮地方选举结果将公布,次轮议会选举前后,各类政治集会与抗议示威活动或随时发生。(来源:iCover全球安全研究信息数据库)
【点评】刚果(布)议会实行两院制,包括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均有立法权。国民议会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据悉,本届议会选举共711名候选人,角逐151个议席;地方选举共81319名候选人,角逐1158个名额。2017年7月16日,全国开放超5000个投票站。首轮投票前,由“尊重宪法与民主共和党阵线”(FROCAD)、“刚果民主倡议党”(IDC)与CJ3M党组成的反对派联盟称,将抵制选举投票,抗议刚东南部、围绕首都布拉柴维尔(Brazzaville)的普尔省(Pool)人道主义危机,并要求释放政治犯。
既往记录显示,过去数月,与邻国刚果(金)接壤的刚果(布)普尔省(Pool)各地,除首都布拉柴维尔(Brazzaville)与该省东北部Ngabe地区,均曾零星发生反政府武装活动、政府军事行动、犯罪活动与武装抢劫。2017年5月22日前后,普尔省(Pool)多地,政府陆续集结大量军警与安保人员,以应对反政府武装活动,避免后者对政府军与平民构成威胁。
此外,普尔省内陆道路出行须得到刚果(布)军队批准。虽然反政府武装袭击在刚果(布)西部港口城市黑角(Pointe Noire)较罕见,但黑角与首都间的公路、铁路均常遭武装袭扰。
鉴于以上预警与既往记录,建议驻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Brazzaville)、普尔省及周边中方人员,7月30日次轮选举前后谨慎或避免前往上述或传统危险地区,密切关注当地媒体对选举进程与示威冲突的跟踪报道,提高警惕,严格出行管理,减少与陌生人员接触,避免单独出行,提高驻地与施工现场安保等级,严格落实外出警卫随车等各项安保规定,遇突发事件须第一时间报告,以免遭受影响。中方人员应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引入绑架勒索预防危机管理解决方案,尽可能减少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在外人员应在未来数月,注意当地可能的示威游行、武装冲突、暴恐活动与局部动荡风险。在外人员出行还应预留更多时间,避免因交通中断而出现行程过度延误。同时,应严格遵循刚果(布)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来源:安库风险信息公司)
中东:圣殿山冲突持续,法塔赫与哈马斯发起“愤怒日”抗议,宗教与民族冲突风险持续预警
2017年7月28日,巴勒斯坦境内约旦河西岸(West Bank)与加沙地带(Gaza Strip),“法塔赫”(Fatah,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与“哈马斯”(Hamas,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计划联合发起“愤怒日”(Day of Rage)示威,继续抗议以色列当局在耶路撒冷(Jerusalem)圣殿山(Temple Mount)外区域加装安检设备,并呼吁以境内阿拉伯人也参加该活动。(来源:iCover全球安全研究信息数据库)
【点评】近期,以色列耶路撒冷地区民族与宗教冲突频发。本轮巴以冲突起因系,2017年7月14日,3名以色列警察在耶路撒冷圣殿山(Temple Mount)/穆斯林“尊贵禁地”(Haram al-Sharif)外区域遭以籍阿拉伯人枪击,致2人死亡后,以方封锁事发区域,禁止穆斯林前往礼拜。7月16日,以方逐渐开放阿克萨清真寺(Al-Aqsa Mosque),但在入口处加装金属探测门和摄像头,遭居住在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强烈抗议,且抗议浪潮不断蔓延至其他阿拉伯国家。7月21日,邻国约旦多个城市爆发数万民众规模的反以游行示威。7月22日深夜至23日凌晨,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与以色列国防军实施突袭,在约旦河西岸抓捕25名哈马斯成员,声称其煽动穆斯林示威,以此防止冲突升级。7月23日,以色列驻约旦大使馆发生持械伤人事件,致1人受伤,袭击者被击毙。7月24日起,以安全部队开始着手拆除金属探测设备,但以方决定在该区域增加警力,以保障游客与信徒安全,直到用“先进智能安检系统”代替金属探测门。因此,不排除本轮冲突在未来数周持续发酵并不断升级的可能。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民族、宗教宿怨,建议驻以色列及周边中东地区中方人员未来数周,提高警惕,谨慎或避免前往各地示威热点与敏感区域。中资企业应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减少与陌生人员接触,夜间避免单独出行,适度提高驻地与随行安保等级,减少在政府与军警服务设施、宗教场所、外国驻当地使馆、露天市场、大中型公交中转枢纽、酒店、大型购物中心、文体娱乐场所、高档餐厅等人群拥挤公共场所的逗留时间,避免谈论宗教、民族、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以免遭受影响。中方人员应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尽可能减少因骚乱或袭击事件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在外人员应随时留意当地媒体的最新报道,预计当地偶发性交通中断与安保措施加强,以及可能的抗议示威、宗教冲突、暴恐活动与社会动荡风险。如遇民众集会、示威游行群体,应迅速撤离。在外人员出行应预留更多时间,避免因交通中断而出现过度延误。同时,应严格遵循各东道国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来源:安库风险信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