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对话观察|全球经济紧缩期,双边经贸谈判不容易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7-07-24 18:42



要 点

1、全球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紧缩周期,不同经济体间的贸易、投资的冲突可能会增加。


2、美联储今年下半年开启缩表应该是板上钉钉,从时间来看9月份缩表的可能性最大


3、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的举动会使中国的债市承压,但影响最大的是人民币汇率。


正 文



.

7月19日,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对话代表为汪洋副总理,美方对话代表为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财政部长姆努钦


双方在为期一天的会谈结束后没有发表联合声明或行动计划。美方在会议后发表的简短声明称,中方认同两国的共同目标,即双方应共同努力削减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中美肩负全球经济增长重任,需共同努力减少分歧

笔者认为,此次中美经济对话中,中美认同双方贸易百日行动计划取得“重大”进展。中美讨论了经济合作一年行动计划,两国同意努力减少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中美两国将继续努力促进高科技产品贸易,并加强在金融监管和市场发展方面的合作。同时,强调要深化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发展领域的务实合作。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大经济体,肩负着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任。此次中美经济对话是美国新政府上任后,中美在经贸合作领域取得的新的成果。中美应减少在贸易、投资及汇率等问题上的分歧和冲突。


目前,全球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紧缩周期,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可能会面临流动性紧张、资本外流压力增加、融资成本上升、国内经济增长阻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不同经济体间的贸易、投资的冲突可能会增加。另外,美国特朗普改革目前仍然一筹莫展,特朗普医改法遭到参议院否决,而另一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却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中美加强合作和沟通,互利共赢,化解分歧,在国内经济政策上加强协调,同时尽量减轻美联储紧缩政策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

.

中美经济对话为本届美国政府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和沟通建立了良好的机制和平台,有利于未来双方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和交流,更有利于通过世界两大经济引擎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实现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


在不确定性的通胀水平下,缩表成为美联储最为确定的政策

为了更好理解中美对话的发展趋势,必须清醒认知当前全球经济局势与货币政策导向带来的影响。


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为了防止经济未来出现过热的局面,各大央行也纷纷表示要开始紧缩。由于美国经济实现了最先的复苏,所以美联储在全球紧缩周期中走在了最前列,年内已经实现了两次加息。加拿大央行7月12日宣布加息,成为继美联储加息以后第二个加息落地的央行。另外,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澳联储在未来紧缩的态度上也逐渐趋于鹰派。


本周二(18日),澳洲联储会议称中性现金利率将在3.5%左右,这样的表述存在未来将加息至3.5%的可能。周四(20日),欧洲央行利率决议行长德拉吉表态欧元区经济终于出现强劲复苏,将在秋季讨论调整QE,虽然仍需维持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


上周,耶伦在国会证词中对于美国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耶伦认为,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基本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随着就业率的上升、家庭收入的提高及消费者情绪的提振,家庭支出不断得到增长。另外,商业固定投资的恢复和整体全球经济复苏对于出口的拉动都都促进了美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表现。但是,由于受部分项目价格异常下滑的影响,美国的通胀水平仍低于2%的目标水平,并且认为影响通胀的因素是暂时的,不会修改2%的对称性通胀目标。美联储密切关注通胀的进展,并将通胀水平的变化当作一大不确定性因素。


关于未来的货币政策,耶伦认为,随着美国二季度经济回暖,预计经济将会持续温和增长。因此,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为进一步的加息提供依据,利率无需上升太多就可达到中性水平,需要未来几年内实现渐进式加息。但从短期来看,由于通胀数据疲软,近期加息的空间较小,同时如果通胀数据持续低于2%的目标水平,美联储可能会改变加息路径。对于缩表,耶伦再次强调要在年内开始缩表,但资产负债表的最终规模还没有确定,同时认为不会将缩表作为主动的政策工具。但是,如果未来经济前景出现恶化,美联储可能会重启资产负债表再投资。


从耶伦最新的表态来看,虽然表示将继续加息,但同时认为通胀对经济状况的反应是一大不确定因素。在决定未来加息政策时,美联储可能会更加关注通胀水平,如果下半年劳动市场变弱,核心通胀延续目前的放缓情况,美联储可能会推迟加息的时间。但美联储今年下半年开启缩表应该是板上钉钉,从时间来看9月份缩表的可能性最大。

.

美联储紧缩的重要工具——缩表

在全球紧缩周期下,美联储紧缩政策中除了加息,还有缩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经从金融危机前的不到9000亿美元上升到目前的4.5万亿美元。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渐复苏,美联储自然要缩减早已十分膨胀的资产负债表。


由于美联储持有的资产主要是一年以上的资产,包括国债、MBS等,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计划,会在一定程度上抬升长期利率,预计缩表会使美国十年国债收益率每年上升15bp。长期利率的上升会直接使美国债券市场承压。另外,长期利率的上升从基本面来讲,将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而对于个人消费来讲,也将提高个人按揭贷款利率,因此经济增长动能将下降,基本面的恶化会利空美国股市。但是美联储加息会提升美元及美元资产收益率,长期会使美元得到提振。


美联储缩表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势必会产生一定影响。美联储会根据美国经济的表现来决定加息和缩表的进程,因此,短期来看,美联储缩表不会太激进,长期利率不会上升太多,但美联储缩表的举动毕竟是在缩减全球的流动性,会影响市场情绪,中国的债市同样会承压。


目前,中国股市还是主要受国内下半年金融监管及国内流动性影响较大,美联储缩表行动可能会通过影响市场情绪使国内股市承压。其实,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影响最大的是人民币汇率,随着美元的升值,人民币势必会受到承压。国内市场资金流出压力会加大,这样给中国央行的间接压力也在增大。


目前,美国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走在了最前列,而中国保持国内经济稳增长的同时仍面临着实业去产能、金融去杠杆的任务。未来,在美联储、加拿大央行加息之后,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澳洲联储都纷纷表态要缩紧,中国央行需要在支撑国内经济稳增长和流动性收紧上保持良好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