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资讯第37期

2022-04-22 16:41 

国务院总理李克413日主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平稳发展。会议指出,为助力外贸企业缓解困难、促进进出口平稳发展,要更好发挥出口退税这一普惠公平、符合国际规则政策的效用,并从多方面优化外贸营商环境。一是对加工贸易企业在国家实行出口产品征退税率一致政策后应退未退的税额,允许转入进项税额抵扣增值税。将外贸企业取得的出口信保赔款视为收汇,予以办理退税。扩大离境退税政策覆盖范围,推行“即买即退”等便利措施。二是加快退税进度。强化部门数据共享,精简退税所需资料,做到申报、审核、反馈全程网上办,今年将正常退税办理时间由平均7个工作日进一步压缩至6个工作日内。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集中代办退税。三是持续优化外贸营商环境。提高出口货物退运通关效率。研究制定支持海外仓发展、便利跨境电商退换货的政策。对守信企业在通关、退税等方面予以更多便利,对虚假出口、骗取退税等行为依法严惩。

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开局平稳413日海关总署发布的外贸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5.23万亿元,增长13.4%,进口4.19万亿元,增长7.5%。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2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外贸进出口延续了增长势头,连续7个季度保持了同比正增长。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超过10%,实现了开局稳,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对于一季度外贸实现开局稳的原因,李魁文分析,拉动一季度外贸增长主要有四大因素:一是我国经济韧性强,为外贸增长提供坚实的支撑。二是世界经济整体仍呈复苏态势,国际市场对我产品需求增长。三是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发力,外贸市场主体保持发展韧性。四是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进口值。

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给中新贸易带来更多实惠。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7日正式生效。中新两国人士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的关税减免、通关便利措施、更大领域开放等将为两国贸易带来更多便利和实惠。

中国外贸保稳提质,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中国外贸顶住压力,一季度,以人民币计,进出口总额达9.42万亿元,同比增长 10.7%,开局总体良好,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

谈及接下来中国外贸的发展形势,外贸发展的环境更趋严峻复杂,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从国际看,全球供应链瓶颈仍未缓解,通胀压力上升,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趋紧,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速下降。412日,世贸组织将2022年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速预期分别下调1.31.7个百分点。从国内看,近期本土疫情多点频发,部分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物流运输受阻,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供应链不畅,企业综合成本居高不下。

但与此同时,中国外贸产业基础雄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实现进出口保稳提质目标仍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商务部将持续密切关注形势变化,抓好已出台稳外贸政策的落地见效,研究切实有效的新政策,与有关部门一道落实落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各项要求,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全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外贸企纾困解难,努力保持全年外贸运行在合理区间。

2021年美对华货物出口创新高。当地时间45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发布的《2022年美国出口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对华商品出口同比增长21%,达149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报告表示,中国仍然是美国的重要出口目的地,中国继续保持美国第三大商品出口市场的地位,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油籽、谷物、猪肉和其他农产品,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半导体、医药产品等。对华出口惠及全美各地的企业与农民,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报告估算2020年对华出口共支持了美国内约86万个就业岗位。

全球航空运输业温暖复苏。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发布的全球航空货运市场定期数据显示,与1月份相比,多个因素推高2月份航空货运。需求方面,2月初农历新年假期后,制造业活动迅速升温;新冠肺炎疫情的旅行限制逐步放松;受奥密克戎病毒影响(亚洲以外)的航班取消减少,以及冬季受天气影响的中断减少,对运力带来积极影响。

全球供应链重组增压国际通胀。日前发布的《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聚焦本次全球通胀,并指出,全球发达国家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扩张是导致本轮通胀发生的必要条件,供应链重组和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大宗商品供给短缺是引起这场通胀的导火索。而全球化倒退或将不利于通胀的抑制。虽然总体而言,通胀在中国并不严格成立,但面对国际通胀,中国要在国内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处于温和水平的情况下,采取更加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

俄乌冲突危及全球贸易复苏。世界贸易组织近日发布的全球贸易年度预测报告预测,受俄乌冲突影响,2022年世界商品贸易额将增长3.0%,增速低于此前预测的4.7%2023年增速为3.4%。世贸组织经济学家根据模拟预测,2022年以市场汇率计算的全球经济预计将增长2.8%,比之前预测的4.1%下降1.3个百分点。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回升至3.2%,接近2010年至20193.0%的平均增长率。报告认为,2022年独联体地区(不包括乌克兰)的产出预计将大幅下降7.9%,该地区的进口将萎缩12.0%。报告分析,俄乌冲突的最直接经济影响是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上涨。俄罗斯和乌克兰是食品、能源和化肥等基本商品的主要供应国,通过黑海港口的谷物运输已经停止,这可能对低收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后果。

欧亚经济委员会对华载重轮胎启动反倾销调查。欧亚经济委员会内部市场保护司近日发布公告,依据2022331日第5号令,对原产自中国的载重轮胎启动反倾销期中复审立案调查,审查是否需要调整现行反倾销税。涉案产品适用于货车、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自卸车、拖车和半挂车车轴。利益相关方应于公告发布25日内进行应诉登记、45日内提交听证会申请、60日内提交案件评述意见及证据材料。

20151218日,依据20151117日第154号决议,欧亚经济委员会开始对华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税率为 14.79%35.35%202172日,依据欧亚经济委员会内部市场保护司2021629日第84号公告,欧亚经济委员会维持中国载重轮胎的反倾销税不变,有效期至2026628日。

印度对橡胶化学助剂作出反倾销终裁。印度商工部日前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橡胶化学助剂、对原产于或进口自欧盟的TDQ橡胶化学助剂、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俄罗斯的TDQ橡胶化学助剂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建议对上述国家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对欧盟的CBS橡胶化学助剂作出反倾销否定性终裁,终止对该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印尼对华赖氨酸征收反倾销税。印度尼西亚财政部近日发布公告,批准印度尼西亚反倾销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动物饲料用赖氨酸作出的反倾销终裁建议,决定征收6.02%33.20%的反倾销税,涉案产品包括液态、粉末及颗粒等所有形态的赖氨酸及其脂类及盐。措施自公告发布21日后生效,有效期为五年。

2020323日,印度尼西亚对原产于中国的赖氨酸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2021922日,印度尼西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中国的动物饲料用赖氨酸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建议对涉案产品征收6.02%33.20%的反倾销税。

欧亚经济委员会对华石墨电极延期征收反倾销税。欧亚经济委员会内部市场保护司日前发布公告称,依据决议,将原产于中国石墨电极反倾销的征税日期延期至2022101日。公告自2022411日起生效。

202049日,欧亚经济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石墨电极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2021924日,欧亚经济委员会内部市场保护司发布号公告,依据委员会2021921日第129号决议,对中国石墨电极征收14.04%28.20%的反倾销税,措施自202211日起生效,有效期为5年。涉案产品为圆形横截面直径小于520毫米或其他形状横截面积不大于2700平方厘米的炉用石墨电极。

陆海新通道首次开辟直通印度洋新路线。陆海新通道中缅印国际联运班列(重庆-仰光-印度洋42日在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首发,这是陆海新通道首次开辟直通印度洋的新线路。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陆海新通道目的地已拓展至全球107个国家(地区)的315个港口。2021年,以重庆为始发站的铁海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运量同比分别增长60%17%30%

2022年一季度陕西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超千亿元。近日,西安海关发布一季度陕西省外贸进出口数据。据统计,2022年一季度陕西省进出口贸易总值1167.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9.4%。其中,出口692亿元,增长40.9%;进口475.6亿元,下降2.2%,同期贸易顺差216.4亿元。

2022年一季度河南外贸进出口总值超2000亿元418日,郑州海关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河南省外贸进出口额达2033.7亿元,居全国第九位、中部第一位,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长5.1%,实现平稳开局。据统计,一季度全省外贸出口1234.1亿元,增长2.5%;进口799.6亿元,增长9.5%。贸易顺差434.5亿元,缩小8.2%。值得关注的是,3月份河南省进出口699.3亿元,强劲增长19.5%,增速高于全国增速13.7个百分点。

2022年一季度河北省外贸进出口多项指标强势增长,实现首季开门红。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河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118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1%,增速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73.4亿元,增长42.2%,增速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进口511.5亿元,增长20.9%,增速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

2022年一季度福建外贸进出口实现开门红。福州海关15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福建省进出口4330.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2.1%;进出口、出口及进口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1.4个、0.9个、1.3个百分点,表现优于全国。一季度,福建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幅,实现开门红。其中,出口2624.3亿元,同比增长14.3%;进口1706.5亿元,同比增长8.8%

2022一季度湖北省外贸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419日,武汉海关发布2022年一季度湖北省外贸进出口情况。一季度湖北省贸易进出口总值1346.2亿元,同比增长13.7%,在去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高基数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其中出口879.3亿元,增长26.3%;进口466.9亿元,下降4.2%。从增速看,湖北一季度进出口总体增速、出口增速分别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个、12.9个百分点。

2022年一季度湖南外贸进出口总值1149.2亿元,东盟为其第一大贸易伙伴。长沙海关18日发布数据,2022年一季度,湖南省进出口总值1149.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0.9%,其中出口757.5亿元,增长2.7%。东盟继续维持湖南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关系,且增速较快。一季度,湖南对东盟进出口217亿元,同比增长30.2%;对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伙伴国376.9亿元,同比增长10.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73.9亿元,同比增长24.3%

2022年一季度四川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480.3亿元,规模居全国第8位,同比增长26.2%,增速居全国第6位。成都海关近日发布数据一季度四川贸易出口额为1519.9亿元,同比增长38.3%;进口额为960.4亿元,同比增长10.9%。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3.4%,进口同比增长7.5%。具体来看,一季度四川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821.9亿元,同比增长94.7%,占同期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3.1%,较去年同期提升11.7个百分点。

一季度,成都进出口2125.7亿元,同比增长22.2%,占同期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的85.7%,仍保持领头羊地位,但占全省外贸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绵阳、宜宾、泸州分别同比增长24.9%29.4%116.3%,巴中、凉山、雅安增速分别高达5.3倍、4.6倍、2.6倍。

2022年一季度重庆外贸进出口稳中向好。420日,重庆海关发布消息,今年一季度,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1970.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9.3%。其中,出口1277亿元,增长14%,进口693.9亿元,增长1.6%3月当月,重庆进出口716.7亿元,增长11.9%,高出同期全国整体增幅6.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46.3亿元,增长11.4%,进口270.4亿元,增长12.6%

据分析,今年一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幅领先贡献突出。统计显示,重庆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89.2亿元,增长12%。民营企业进出口803亿元,增长7%,国有企业进出口177.2亿元,增长5.4%。加工贸易进出口两位数增长。一季度,重庆加工贸易进出口907.4亿元,增长15.2%。一般贸易进出口646.2亿元,增长3.6%,保税物流进出口410.1亿元,增长6.6%

对东盟、欧盟进出口保持增长。同期,对美国进出口下降。一季度,重庆对东盟、欧盟分别进出口326.3亿元、297.8亿元,分别增长8%5.6%。对美国进出口245.4亿元,下降5.2%。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568.7亿元,增长13.4%

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增幅高于整体。一季度,重庆综合保税区进出口1356.5亿元,增长11.7%,占同期重庆外贸总值的68.8%,对同期重庆外贸增长贡献率达85.1%。其中,西永、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分别为824.1亿元、48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17.6%

重庆市进出口商会拟于426日线上经济形势分析暨促进政策宣讲会。为积极应对当前严峻复杂经济形势,贯彻落实一系列促发展、稳增长政策措施,帮助外经贸企业攻坚克难,努力稳定外贸基本盘,重庆市进出口商会邀请市发改委综合处、市商务委对外贸易促进处、市经济信息委外经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重庆分公司负责人作为主讲人为重庆外贸企业培训宣讲最新经济形势分析暨政府促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