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资讯第36期2022-04-08 09:15
△全球食用油油价上涨。今年豆油平均价格,从年初到现在每吨涨了2000元,涨幅达到20.32%,菜籽油则涨9.23%。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世界的两大粮仓,两国占全球葵花籽油出口市场的52%。欧盟近45%的葵花籽油从乌克兰进口。俄乌冲突以来,葵花籽油和其他种类植物油的出口受到影响甚至中止,对棕榈油、大豆油和菜籽油等油品形成溢出效应。
△全球第二大铝电解电容厂涨价。铝电解电容厂尼吉康发出涨价通知,因铝电持续供不应求,叠加铝箔、化成箔等上游材料价格屡创历史新高、物流成本骤升,公司将针对所有产品,在原来价格基础上调涨10%,新价格将于4月15日生效。
△俄罗斯禁止葵花籽出口。俄罗斯将自4月1日起至8月31日禁止葵花籽出口,并于4月15日至8月31日期间实施150万吨的葵花籽油出口配额,以避免国内相关物资短缺并平抑涨价压力。
△斯里兰卡濒临破产。目前,斯里兰卡面临外汇匮乏、物资短缺、物价高涨、供电紧张等问题,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由于外汇严重短缺,国家濒临“破产”。
△蒙古国外汇短缺。图格里克持续贬值,日前,该国各家商业银行陆续暂停为客户办理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流通外币现金提取业务,只允许客户办理小额外汇转账业务。
△巴基斯坦提单出新规。高丽海运日前发布公告称,根据巴基斯坦海关最新通知,自2022年4月1日起,凡出口到巴基斯坦各港口的货物,舱单中需添加收货人和通知方的进口商税号等详细信息。
△中国跨境电商B2B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达13.9万亿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3月28日发布的《数字平台助力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竞争》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跨境电商B2B市场规模将达到13.9万亿人民币。报告建议,数字化国际供应链将是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节点,应着力拓展数字国际供应链海内外战略布局,加大中小企业融入数字供应链体系的政策支撑,加紧制定持续优化数字国际供应链的政策体系,积极引领形成全球数字供应链与经贸规则新框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再迎新版本。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3月25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2022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列有禁止准入事项6项,许可准入事项111项,共计117项,比2020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减少6项。△小微企业“单一窗口”保单为企业保驾护航。为贯彻落实中央政府精神,扶持中小微企业助企纾困,助力中小微企业保订单、稳预期,中国信保积极推动中小微企业覆盖面和承保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当前俄乌复杂局势下,“单一窗口”保单为小微出口企业保驾护航。
△人民币在全球外储中占比提至2.79%。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由三季度的2.66%升至2.79%,位居全球第五位。这也是自IMF2016年公布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以来,人民币在全球外储占比的最高水平。
△“RCEP生效后工作座谈会”召开。3月25日,“RCEP生效后工作座谈会”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召开。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在致辞中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两个多月来,RCEP成员国企业和区域外的许多企业看好RCEP区域贸易投资活力,正在实施抓住新机遇的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综合保税区管理办法》开始施行。为不断提升综合保税区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从今年4月1日起,海关总署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综合保税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综保区管理办法》)开始施行。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严格新设综合保税区的审核报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督,指导各综合保税区因地制宜、体现特色、错位发展;做好综合保税区年度发展绩效评估工作,对发展不理想的综合保税区按程序实施退出工作。
△锂电池海运新规正式生效实施。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官方消息,IATA对单独运输锂电池的法规进行了修订,该新规其实已于2022年1月1日生效,但在2022年3月31日前会有一个过渡期做出调整至100%符合新规,4月1日后新规正式生效实施。此次法规变化主要是对第63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危险品条例》的多页包装说明PI 965和PI 968进行了修订。此次危险品法规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删除了PI 965是锂离子电芯和电池(包括移动电源)和PI 968是锂金属/原电芯和电池的包装说明。这一变化不影响针对Section II含锂电池产品的PI 966、PI 967、PI 969或PI 970。根据第II部分的规定,锂离子电池和锂金属电池均不得运送。
△上海货运航班取消,进一步推动运价上涨。随着上海全市分区分批的封控,航空公司取消了从上海浦东起飞的货运航班,货物分流可能会推高其他口岸的空运价格。
△山东境内进口货物,必须进入集中监管仓实施静置期。山东省人民政府17日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为了实现进口高风险非冷链货物的闭环管理,进入山东境内的进口货物,必须进入集中监管仓实施静置期制度,仓储容量应满足进口货物10日内进仓总量的仓储要求,且不同类型的进口货物要分类存放,在取得该批次货物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报告后,方可出仓。△成都全国首个大型海外消费体验中心即将开业。全国首个大型海外消费体验中心项目TFS天府国际保税商业中心已于近期在天府新区揭开面纱,引进约20余个国家和地区、500余个国际一线大牌,6万余种全品类正品,时尚大牌在此可一揽无余。项目采用跨境电商与保税展示相结合的新零售模式,实现一站式服务,这也是商业综合体与航旅综合服务业态的首次结合。
△大连口岸首票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在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正式落地。3月中旬,装有3.9吨已进境的国际中转货物与大连本地出口拼箱货物进行集拼后,在大窑湾港区顺利通关发往第三国,这标志着大连口岸首票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在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正式落地。业务开通后,无需经过综合保税区账册管理,无需经过两次通关手续,大幅节省了时间和通关成本,有效满足了企业对拼箱业务的时间和成本要求。△河南自贸试验区成绩斐然。已累计完成159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479项创新成果;以全省万分之七的国土面积,贡献了约16%的新设外资企业数、9.4%的实际利用外资额、7.1%的进出口额。河南自贸区十项标志性成果分别是:1.以“减证”推动“简政”打造“多证合一”改革品牌。2.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3.航空物流电子货运试点4.“四链融合”促进洛阳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5.PTA(精对苯二甲酸)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6.建设项目水电气暖“现场一次联办”模式。7.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8.构建多式联运标准体系。9.利用第五航权开辟国际货运新航线。10.递进式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模式。
△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3月22日,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联合公告2022年第9号专业类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名单。经过项目申报、第三方机构客观指标评价、答辩评审、商务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综合评议等一系列程序,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人力资源),这也是继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后,重庆市第二个获批的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重庆积极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走出去”有了新路径。在重庆,很多公司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顺风车”,走向世界各地。重庆凯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包装材料,出口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前,货物以空运为主,物流成本较高。从2020年开始,公司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运输货物,实现“门对门”直达,物流成本大幅下降。去年底,中老跨境班列开通,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成本几乎只有之前的1/10;重庆小康集团通过铁海联运班列,将汽车零部件转运至印度尼西亚,降低运输成本,还在印尼投资建立汽车智能制造基地,拓展国际市场。重庆润通科技有限公司货物仅需3天便可发至广西钦州港,每年节约超过1000万元的运输费用。
△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商务处到访重庆新途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3月24日,英驻渝总领事馆商务处Raj先生一行到访重庆市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单位——重庆新途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存诚向英领馆介绍了新途与英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已近二十多年的历史,主要涉及电子元件、仪器仪表等产品的进出口业务。双方就中英食品以及化工产品等领域的进出口贸易进行了深入交流。 下一篇: 外贸资讯第35期
|